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保护整理

时间:2020-10-07 15:35:01
自2004年4月起,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实施《长沙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总体方案》(文物博函[2004]443号),先后补助1465万元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用于吴简的科技保护、修复包装、资料整理及学术成果出版等工作。
长沙三国吴简的保护整理工作历时近20年,由多家单位参与项目的分工合作。长沙简牍博物馆为项目承担主体,负责简牍的清洗、揭剥、保管及项目实施管理工作,根据项目的进展,有步骤、分阶段统筹安排科技保护与整理出版等项工作;荆州文保中心负责吴简的脱水保护、修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等专家负责文字释读、整理工作;文物出版社负责拍照出版。
由于竹木类脆弱有机质文物的特殊性,根据吴简数量巨大、编联成册、内容重要、质地保存较差等特点,我馆事先制定出一整套较为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原有的操作细节随时加以调整、改进,密切注意各环节间的相互联动以及团队成员间的协调关系,充分调动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在简牍保护项目中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并保证项目各个阶段的整体性控制,自始至终以高质量完成吴简保护修复工作,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长沙简牍博物馆在项目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具有示范意义的吴简科技保护工作流程,为我国其他地区开展大批量古代饱水简牍的保护处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项目实施以来完成的主要指标如下:完成走马楼吴简揭剥清洗等相关工作,数量达10万余枚;完成三国吴简的脱色与拍照工作,统计出有字简牍共计76552枚;完成所有吴简的脱水加固、修复包装等工作,并完成入库收藏妥善存放。2015年按照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要求,完成全部吴简电子数据的录入工作,并上传至国家文物局信息管理平台。同时集中整理了简牍资料共计11卷,目前已经出版10卷,总共数量为29册本。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2015年11月,湖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召开了项目验收会,走马楼三国简牍保护整理项目已顺利完成结项验收; 2018年3月,又继续申报了《长沙吴简后续保护修复项目》,目前项目的相关工作仍在稳步推进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