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保护利用

时间:2020-10-06 12:31:44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以下简称楚工)由新化籍进步民主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1909年创办于长沙,先后设有机械、矿冶、土木三科,是近代职业教育的先行者与翘楚。1937年抗战爆发,在长沙会战期间,因“文夕大火”楚工毁之一旦,1938年楚工迁至新化游家白沙洲,是为数不多,抗战期间高校迁徙办学存留至今的旧址之一。楚工在新化办学八年期间,艰苦卓绝中克服重重困难,抱持教育兴邦的坚定目标,强调工业救国,坚持“精、勤、诚、朴”校训和“为干而学,在学中干”的教学方针,教师为救国而教,学生为报国而学,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来此学习,八年期间教育弦歌不辍,共有 1896名学生在此求学。1944年,朱镕基曾就读机械科31班。楚工在湖南的办学获得了巨大成功,坊间传言无楚工八百技师就无湖南公路。楚工的教学理念及培养的大批优秀学子对湖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推进近现代化进程、社会发展与政治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重大贡献。此次项目获得了省、市、县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旧址主体修缮保护、陈列展示由市、县主要领导成立的楚怡新化旧址修缮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由新化县文旅广体局局长刘新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肖锋全程实施;旧址布展文案由湖南省文物局原局长、文物专家:谢辟庸、湖南省委党史办原副主任、专家:陈清林、长沙市考古研究所专家:王建宇合力编撰完成;旧址文物资料收集、实物征集由:陈继先(陈润霖先生嫡孙)、罗彩峰、邓智前、曾凌坤完成。完成保护修缮后的楚工新化旧址占地近13亩,旧址内部环境优美,共有三栋展厅和陈润霖先生墓葬,至此,楚怡新化旧址于2017年12月26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抗战中的读书声!

推介活动主办单位意见: 同意申报

专家或专业机构评价意见: 楚怡新化旧址是湖南唯一抗战期间高校西迁保存至今的历史遗存,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象征意义。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一、主要荣誉:
2017年被娄底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被省委宣传部评为湖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0年被市委宣传部公布为市级文明单位。
二、作用:
1、促进旧址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化楚怡旧址的保护修缮好以后,依托旧址建设契机,旧址周边道路、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具体表现为:进村道路扩建;旧址旁边的白沙小学升级改造为按省级标准建设的芙蓉楚怡学校、新化县职业中专更名为新化楚怡工业学校以楚怡精神动力,发展职业教育;旧址旁新修建了近千平方的文化广场。
2.促进村镇经济发展,随着新化楚怡旧址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新化楚怡旧址所在的游家镇及具体所在的永安村新开办起了小卖部、饮食店,农家乐等,间接带动了村镇经济,相信不久的将来,老百姓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3.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新扩建的进村水泥道路干净整洁,在年底会变成崭新的柏油马路;新修的文化广场宽敞大气,健身器材配套齐全,老百姓已经习惯在新广场锻炼、休闲;干净整洁的文物环境,让附近的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大大提升,文物保护法的宣传让居民们对随意燃放烟火的习惯意识发生了根本转变,提倡了社会主义新风尚。通过参观旧址展览,对地方的自豪感逐步提升。
4. 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对楚怡新化旧址保护高度重视,积累了良好的口碑,2017年6月1日,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视察楚怡新化旧址修缮保护相关工作情况、2019年3月26日湖南省省委书记杜家豪视察楚怡新化旧址、2019年10月2日,湖南省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同志再次视察楚怡新化旧址。通过楚怡名片效益,积极发挥了新化楚怡旧址的宣传教育功能,自旧址开放以来短短2年多时间接待了参观者约20万人次,其中包括近50余家党支部、数家学校学子,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代表,发挥了党建、抗战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宣传作用。
三、观众、流量:
旧址开放短短2年多,共接待观众约20万人次,观众涵盖各年龄层次,包括近50余家党支部,数家学校学子,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代表。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1、2016年旧址编制完成保护修缮方案随后进入施工阶段;
2、2017年7月旧址本体验收合格并公布为优秀工程;
3、2017年7月进入复原陈列阶段;
4、2017年12月26日正式免费开放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