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

时间:2020-10-11 12:55:44
一、项目背景
湖南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近百年的历史大潮中,三湘大地涌现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在党史、军史、国史上书写了壮丽篇章,留存了大量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三湘英模人物是湖南历史文化的一张特殊名片,是激发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和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讲好湖南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发红色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壮大“文化湘军”的宝贵财富。同时,也为湖南党史陈列馆开展近现代文物征集工作提供便利。
二、项目目的
为更好地“传承英模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自2014年湖南党史陈列馆建馆之初起,成立文物征集小组,以“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项目为主线,开展了“湘籍国家领导人和革命家征集”专题系列活动、“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征集”专题系列活动、“抗疫见证物征集”专题系列活动,在依托展览,重点征集;主动出击,广泛联系;稳抓时机,充实库藏等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多项专题征集。从而达到挖掘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高效征集优秀文物,讲好红色故事的目的,最终实现融特色展览、充实史料、宣传教育等工作为一体的文物保护创新发展。
三、项目内容
自“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项目成立以来,我们开展了覆盖湘籍领人、革命家、红军、烈士、共产党人、时代楷模等多类型人群的相关文物史料征集工作。其中,代表性活动有:
(一)“湘籍国家领导人和革命家征集”专题系列活动
党史馆文物征集小组遵循着建馆初始时制定的文物征集范围,即搜集以湖南革命史为主的实物、文献和资料,开展了“湘籍国家领导人和革命家征集”专题系列活动,在各大媒体发布文物征集公告等系列文物征集专项活动,先后征集到海内外1000余件红色藏品。如:2014年,党史馆就曾与中共炎陵县委、县人民政府取得联系,通过不断地协商,中共炎陵县委、县人民政府移交给党史馆两幅红军标语,其中1件被定为一级文物。2016年,征集小组和国家领导人任弼时同志的家属取得了联系,经过征集人员反复跑、勤联系、耐心走访,最终取得了任家的信任,最终成功地征集任弼时同志及其妻子陈琮英同志的相关物品100余件,其中24件被认定为国家文物,一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6件。
2017年初,党史馆多次赴北京进行调研活动。此次活动集中拜访了包括黄克诚、陈赓、滕代远等十几位重要湘籍革命家家属后代,征集到一批重要老一辈革命家的遗物入藏。如:20世纪60年代黄克诚用过的衣物,其中黄克诚用过的地球仪被评为二级文物。1953年开始滕代远同志用过的瓷笔筒、20世纪60年代前后滕代远用过的台式放大镜还被评为三级文物。这些物品都是老一辈革命家们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充分发挥了丰富展览内容,生动演绎历史的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英雄模范人物征集”专题系列活动
党史馆十分关心湘籍烈士、时代楷模群体,文物征集小组也曾多次拜访其家属,积极征集和保护烈士遗物资料。代表性的英模人物有:
1.人民英雄张超
张超,1986年出生于湖南岳阳,生前为海军92950部队飞行二大队正营职中队长,海军少校军衔,一级飞行员,曾荣立三等功1次。2016年4月27日12时59分,张超在参与航母舰载机训练任务中,飞机突发电传故障,他因全力挽救战机而错过了最佳跳伞时机,不幸壮烈牺牲,为我国的航母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湖南党史陈列馆在接收到这个沉痛的消息后,馆长朱习文、副馆长陈艳带领文物征集小组立刻前往张超烈士家慰问其家人,并进行口述史料及烈士遗物征集工作。张超父亲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张超烈士的感人故事,他还说道:“能为国家国防事业牺牲,我为儿子骄傲。如果有来生,我希望我们还能做父子,我还会继续支持他的工作,我希望张超还做飞行员!”这沉甸甸的回答,无不令我们动容、落泪……最后张超父亲忍着剧痛和不舍,向党列馆捐赠了12件(套)烈士遗物,点点滴滴都沁润着烈士奋斗不息的足迹。
2016年8月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张超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同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追授张超同志“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荣誉称号,并颁授一级英雄模范勋章。2017年,张超同志又先后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16年度海洋人物”和“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增加张超为全军挂像英模。张超烈士面对飞机故障,英勇无畏、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感染着社会大众,引起了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都市、红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来馆拍摄张超烈士相关资料。
2.“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姜开斌
姜开斌生于1956年,是湖南常德人,他生前曾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七六〇所某试验平台机电长。2018年8月20日早晨,因“温比亚”台风风力持续加大,狂风巨浪袭向码头,试验平台部分缆桩已因受力过大严重变形至断裂,缆绳脱落,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在此紧急关头,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12名同志奋不顾身、毫不犹豫地冲向码头,去加固试验平台缆绳。在抗险救灾的过程中,接踵而至的巨浪将7名人员先后卷入海中。险情发生后,7名落水人员中仅有4人获救,黄群、宋月才、姜开斌3名同志壮烈牺牲。
湖南党史陈列馆领导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带领着文物征集小组来到常德,拜访了姜开斌烈士的家属,并进行烈士遗物征集工作。姜开斌烈士的妻子吴春英女士提到,丈夫早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学习机电专业,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从部队转业回乡照顾家庭后,一直心系国防,时刻关注着海军的发展。2017年底,中船重工七六零所一个国家重点型号试验平台需要一批经验丰富的老技术人员,丈夫深感自己还有用武之地,报了名并入选。姜开斌精通结构构造、系统配备、高低压、燃油电路等系统,每天在平台上操练、检修,完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任务,带出了一支高水平的队伍。在交流过程中,吴女士也向陈列馆捐赠了数件姜开斌烈士的遗物,其中包括他在海军工程学院读书时期使用的课本笔记、练习本和80年代他在部队使用过的机电长专用仪器盒,大部分遗物都与海军相关,姜开斌烈士对于海军的热爱使我们深受其感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和时代楷模,值得我们尊重和铭记。这些凝聚着烈士精神的文物和故事也感染着各家媒体和大众,2019年3月,应原捐赠人和中央广播电视台的要求,外借我馆在姜开斌烈士女儿姜薇女士手中征集的部分藏品,协助相关节目录制。2019年7月,应湖南广播电视台经视频道要求,借出我馆征集的姜开斌烈士部分藏品,赴永州协助主旋律电影的拍摄。
3、时代楷模余元君
余元君,1972年生于湖南临澧,2002年6月正式成为中共党员。大学时期专业成绩优秀,基础理论踏实,1994年进入湖南省水利厅工作。余元君同志在职期间,参与、主持多个水利水电工程以及水工结构的设计工作,也多次制定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的规定、办法。他曾任湖南省水利厅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工程处副处长、湖南省水利厅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规划处处长、湖南省水利厅副总工程师、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等职务。2019年1月19日,余元君在岳阳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办公时因公殉职,年仅46岁。后被中宣部、中共湖南省委追授“时代楷模”、“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2019年8月,党史馆馆长朱习文带文物征集小组拜访省水利厅,进行文物征集并开展口述史采访。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的同事介绍到,余元君同志大学专业成绩优秀,基础理论扎实,进入水利厅单位后,一直在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专业过硬,常年奋斗在整治洞庭,守护碧水家园的第一线,几乎每年都会获得先进的奖励。余元君同志平常十分喜欢收集水利厅的各种图纸、资料和书籍,经常利用空闲时间把这些杂乱的资料整理、复制、存档,给以后有需要的同志提供便利。他也很关心年轻一辈的同事们,愿意和他们交流、分享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不仅如此,他总是主动加班,就连出差都会调整到周末进行。同事们都说,余元君同志是一位真正热爱事业、甘于奉献的人。最终,我们征集到包括余元君的工作笔记本、参与编写的书籍、使用过的洞庭湖区地图和党章等13件(套)遗物,这些物品无一不彰显出余元君同志对待水利工作的严谨态度和他高尚的职业操守。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传承英模精神,讲好红色故事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三湘英雄模范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传承了英雄模范人物精神,提升了广大群众对英雄模范人物认知度和喜爱度,并为我馆的微党课“红色故事会”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支撑。中央广播电视台、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日报等进行了多次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热烈反响。
“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项目的开展,一是依托湖南丰厚的党史资源,围绕湘籍重要党史人物和在湘发生的重要党史事件、党史会议、党史节点扎实开展专题性、抢救性征集。二是抱定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信念,紧跟社会热点特别是时代楷模开展典型性、及时性征集。目前,党史馆共有藏品1071 件(套),其中一级文物4 件(套)、二级文物10 件(套)、三级文物51 件(套)、一般文物75 件(套),被授予“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成为全国党史系统唯一获奖的单位,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博物馆。
党史馆将以此次参选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文物捐赠与征集工作,继往开来将“三湘英雄模范人物史料征集”项目做大做强,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大力拓展征集渠道,充分发挥文物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起始: 2014 年 9 月 30 日开始,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