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

时间:2020-10-11 12:48:41
本项目于2008年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遴选批准为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批准号:08BKG006),参与单位为湖南省博物馆,负责人为原馆长陈建明研究员,主要贡献者有:聂菲、喻燕姣、郑曙斌、于兵、杨慧婷、游振群、李建毛、傅举有、高至喜、王宜飞。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本项目及同名专著选择马王堆汉墓漆器为切入点,以古代漆器工艺研究的大背景为参照系,综合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自然科学检测法以及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在漆工艺史等多个独特的研究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获得多个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化了考古学研究的内容,为同类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研究范例,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专家或专业机构评价意见: 1.首届“湖南省荣誉社会科学专家”、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高至喜先生评价:“本项目的完成和书籍的出版,是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余年来提交的一份完满答卷,为文博学术园地增添一束耀眼的奇葩,堪称填补湖南古代漆器研究填补空白的之作。” ——高至喜:《古代漆器研究的力作》,《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8日第6版 2.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庆柱先生评价:“本项目的完成和书籍的出版,为现存马王堆汉墓漆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原始工艺数据,为漆器文物修复寻找了科学依据,为研究楚汉漆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庆柱:《汉代漆器研究的典范之作》,《中国文物报》2020年2月28日第6版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知名考古专家王世民先生评价:“本书是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研究的扛鼎之作,学术价值非凡,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于中国古代大型墓葬和典型器物的系统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和推进作用。” ——王世民:《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研究的扛鼎之作》,《中国文物报》2020年3月27日第6版 4.长沙简牍博物馆研究员宋少华先生评价:“该书在整理研究方法上突破以往考古报告止于器物描述、考证的传统模式,将马王堆汉墓漆器视作整体文本来研究。广泛吸纳中外学者共同合作,深化研究内涵,从艺术史、工艺史、思想史、社会史、历史等多视角、多层面阐释文物所体现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关注文物背后人们的社会行为,共同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透物见人,准确触摸时代所赋予文物之上的绵延不绝的文脉与时代气息。” ——宋少华:《一份优秀的答卷 ——读〈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有感》,《湖南省博物馆年鉴2019》,湖南美术出版社。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课题结项时,鉴定等级为“优秀”。同名专著《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全三册)出版后,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业内专家高至喜、刘庆柱、王世民和宋少华等纷纷撰写书评给出高度评价。该专著成果入围了2019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终评环节,并荣获2018—2019年度科研成果著作类特等奖。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项目于2008年启动实施,2014年顺利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结项验收,获颁结项证书。结项后又用5年时间打磨出版100余万字课题同名专著《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全三册),2019年6月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ISBN:978-7-101-134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