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见证物捐赠与征集

时间:2020-10-11 12:24:31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战争。湖南党史陈列馆始终关注着湖南疫情防控的情况,积极挖掘、征集、宣传在此次疫情中所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先锋模范的事迹及实物资料。截至2020年8月,共征集到相关抗疫见证物270件(套),其中实物资料67件(套),图文影像资料203件(套)。
一、高度重视,专项部署
按照中央、省、市有关疫情防控文件及会议精神,在疫情防控期间,湖南党史陈列馆馆务会及馆领导高度重视,立刻成立抗疫见证物征集组,协调文物部门,组织多次线上视频会议,积极研究,部署抗疫见证物征集事宜。
二、发布公告,广泛征集
2020年初,在馆长朱习文的指示、馆务会的支持下,湖南党史陈列馆第一时间面向全社会发布了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见证物公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和热烈支持。湖南党史陈列馆也是湖南省内第一家发布抗疫见证物征集公告的革命纪念馆。与此同时,通过副馆长陈艳的指导,征集小队先后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湘潭市中心医院、常德市湘雅医院、娄底市中心医院、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等多家省内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发送抗疫见证物征集公函,并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建立联系,请求协助征集工作。由于疫情的原因,这次征集的难度比平常要大许多。前期各大医院抗疫工作繁忙,无专人对接捐赠工作,征集人员无法前往医院进行实地走访,只能通过电话、网络、传真的方式与医院进行交流,受捐方式也因此发生改变,从面对面直接捐赠变为了线上及邮寄。这是党史馆在特殊时期的一次新尝试。通过结合当下环境探索新的征集、捐赠方式,更有利于今后党史馆在征集道路上的发展。
1.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由于疫情原因,党史馆并未和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征集小队的努力下,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向我馆捐赠了16件(套)相关抗疫资料,包括15封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家书和1首为抗击疫情所创作的歌曲。
2.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征集小队与岳阳市一人民医院也并未有直接接触,但借助当时已经恢复的货运物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党史馆捐赠3封医院医护人员的家书。这3封家书分别是岳阳市一人民医院纪委信访室主任廖金兰在抗疫期间写给婆婆的家书、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杨景于2020年2月14日在岳阳金鹗山下隔离病区写给妻子的家书、岳阳市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咏雪在抗疫期间给丈夫的回信。后续,征集小队也将捐赠证书回寄。
3.社会各界人士
党史馆在发布《湖南党史陈列馆抗疫见证物征集公告》的同时,也在官方公众号的推文系统上做出相应调整。例如在每条推文结尾增加一个明确、有针对性的抗疫征集信息板块,并公布电话、网络邮箱、传真等联系方式,进一步扩大抗疫见证物征集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征集小队也安排专人负责更新、整理和筛选有效的征集、捐赠信息。
湖南省广电系统工作人员捐赠的家书、长沙县北山镇人大副主席陈中创作的歌曲、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研究员杨定锋捐赠的抗疫题材书法作品、中国诗词研究会曾江保创作的抗疫题材诗词、省教育厅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张毅龙创作的诗词作品集等......这些书信和文艺作品凝聚了每一位关注疫情的人民的心,他们虽然无法前往抗疫前线与医护人员一同奋斗,但他们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热切的情感,为前线“战士”们带来浓浓的温暖。
三、举办仪式,现场征集
在疫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后,湖南党史陈列馆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举办捐赠仪式、口述史采访、在展厅放置征集公告板等方式,获取征集线索,与捐赠人建立良好沟通,最终征集到湖南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援鄂红网记者张盟、湖南建工集团郑能量的相关抗疫见证物。
1.湖南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
响应中央号召,湖南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成立。1月25日至3月30日,619名医护人员共分为5批奔赴湖北前线,开展黄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
5月14日,党史馆举办了捐赠仪式,邀请了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湖南省卫生工会主任、湖南援黄冈新冠肺炎防治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高纪平和医疗队的5位一线抗疫医生。在捐赠仪式上,高纪平主任代表湖南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向党史馆捐赠了写有619名医疗队员签名的防护服和湖北黄冈市人民政府颁给抗疫医生的荣誉市民证书。
2.援鄂红网记者张盟
张盟是湖南红网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受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卫健委指派,张盟从长沙出发前往湖北黄冈,跟踪采访、报道湖南省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和湖南省支援武汉第五批医疗队。
在先前的捐赠活动中,党史馆征集小队通过湖南省对口支援黄冈医疗队了解到张盟记者援鄂的经历,当下便询问了他的联系方式,与其进行交流。7月1日,党史馆举行了“战疫湘担当,建功新时代”主题捐赠活动,邀请了张盟记者为观众们讲述他的抗疫故事。捐赠仪式上,张盟向党史馆捐赠了3件抗疫见证物,如黄冈市荣誉市民证书、湖南援鄂车辆通行证和灵秀黄冈感恩卡。
3.湖南建工集团郑能量
郑能量是一名来自湖南建工集团的职工。春节期间,他说服家人和女友,毅然驾车前往已经封城的武汉当志愿者司机。在武汉的20多天,他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义务接送一线的医务人员、转运物资、为需要出行的市民提供帮助。
了解到郑能量的感人事迹后,党史馆辗转找到了他,邀请他来党史馆参加“战疫湘担当,建功新时代”主题活动,并进行口述史采访。郑能量向党史馆捐赠了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颁发给他的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证书和刘源将军所题字的书《漫忆父亲刘少奇》,共2件。
四、主动出击,外出征集
除了在馆内举办活动,党史馆征集小队也有针对性的关注抗疫一线的时事新闻,收集抗疫报道和事迹,为外出征集做好准备。
1.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辉
疫情期间,张辉先后带队到各大医院发热门诊、疾控中心、高速公路关卡、医药公司等地,监督指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张辉还曾带队奔赴长沙、岳阳两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督导。1月31日晚,结束了长达16天持续工作的张辉因劳累过度,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于2月1日凌晨不幸逝世。
党史馆在得知消息后,马上采取行动,邀请张辉同志的儿子张弛来馆进行口述史采访,并前往张辉局长单位进行抗疫见证物征集。最终,共征集到张辉的相关工作实物资料6件(套),如张辉卫生监督检查时穿过的制服、张辉在工作中使用过的放大镜及口罩,还有张辉阅读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等。
2.湖南省肿瘤医院
5月18日,湖南党史陈列馆馆长朱习文、副馆长陈艳一行4人前往湖南省肿瘤医院,开展抗疫见证物征集工作。湖南省肿瘤医院向党史馆捐赠抗疫见证实物资料50件(套)、抗疫相关图文影像资料143件,共计193件。其中包括:省肿瘤医院援黄冈队员签字队旗、40份摁着医护人员红手印的抗疫请战书、抗疫一线护士张星工作时穿着的洗手衣、张星在为抗疫工作所剪下的长发、后方医护人员为省肿瘤医院援黄冈医疗队队员蒋文娟所制作的慰问卡片、抗议一线医生张乐蒙父亲的家书等……这些见证物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了医务人员在一线的抗疫历史和精神风貌。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为明天收藏今天,用见证物记录战疫历史,铭记抗疫英雄事迹,宣传抗疫精神。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同饮一江水,共筑湘鄂情。湖南党史陈列馆作为全国首批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党史展览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责任与义务挖掘、征集好抗“疫”见证物,宣传、弘扬好抗“疫”精神。
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党史馆进行了13次针对性、专题性的抗议见证物征集;举办了2次大型的捐赠仪式活动,邀请到50余位抗疫相关的人员参与,数万名游客见证,红网、湖南卫视、湖南经视、湖南公共频道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报道;在网络发布征集公告、新闻稿、抗疫见证物故事共30余次,阅读量突破10万人;宣教团队创作了《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和《一件防护服的真情告白》2个抗疫故事于党史馆特色项目“红色故事会”中呈现,聆听量超过5000人次。
通过“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见证物捐赠与征集专题”项目,湖南党史陈列馆将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珍贵资料与实物保存下来。这些抗疫见证物是医护人员舍生忘我、救死扶伤精神的载体和缩影;体现了党员干部履职尽责、鞠躬尽瘁的使命与责任;凝聚了人民群众心系疫情、众志成城的信念与温暖。
借助此次专项征集活动,党史馆将大力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 “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抗疫精神,学习抗疫英雄的先进事迹,把抗疫历史融入展馆展线内容,铭记每一位心系疫情的人。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见证物捐赠与征集专题”从2020年初正式启动,截至2020年8月,湖南党史陈列馆共征集到相关抗疫见证物270件(套),其中实物资料67件(套),图文影像资料203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