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山大遗址保护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管理

时间:2020-10-09 16:30:58
城头山遗址2005年被国家确定为100处重要保护的大遗址,且是全国首批重点投资保护的30个大遗址。
2015年以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组织以张涛研究员为首的专家团队,以城头山遗址为基地,对南方潮湿地区土遗址保护方法与技术进行科技攻关,进行了无数次实验,在1号地点即西南城垣剖面实施土遗址真迹保护工程,实施5年有余,取得良好效果,是我国南方潮湿地区土遗址保护的第一个成功案例,该工程荣获2018年全国文物保护工程“金尊奖”,为我国土遗址类型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并先后在城头山遗址3号(生活居住区)、4号(陶窑区)、5号(墓葬区)、6号(古稻田和大型祭坛区)实施探索性保护,均取得良好效果,积累了宝贵经验。近年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认真总结在城头山遗址大遗址保护过程中取得的思路与方法,待时机成熟后,以期在南方同类地区进行广泛推广。
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保护与利用城头山遗址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旅游项目,2015年底获批国家4A景区,2017年,经国家文物局授牌,成为全国36处已建成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该公园占地面积662亩,总投资达5亿多元。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含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5个重要遗迹保护馆。同时配套建成250亩大型休闲娱乐区,包括彩绘园、儿童乐园、稻田迷宫、矮马体验区、孔雀园、陶艺坊,帐篷营地等。
考古发掘由湖南省考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总体规划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编制,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澧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建设;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负责经营管理。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城头山——中国最早古城真“活”了起来。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城头山遗址对稻作文明的起源、城的起源、阶级和早期国家形成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影响重大。1992年、1997年两次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6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2005年发行《城头山遗址》特种邮票小型张,同年中央电视台拍摄3集大型宣传片《古城·古墓》在央视多个频道多次播放。2010年上海世博会, “城头山——中国最早的城市”特制模型作为中国馆第一景展出,海内外影响巨大。
城头山1号地点即西南城垣剖面保护工程荣获2018年全国文物保护工程“金尊奖”
该公园先后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省、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研学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湖南省涉外景点。与台湾地区合作,成功举办三届海峡两岸稻田彩绘节、两届油菜花节、粉黛花海旅游节。2017年配合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中国·城头山世界稻作文明论坛”,2018年举办“全国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论坛·城头山2018”活动。近两年充分发挥城头山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湖南省研学基地的优势,开拓研学旅游市场。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万,年接待游客50.5万人次,有力助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当地民生。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2011年大规模启动建设,2015年底初步建成,并成功获批国家4A旅游景区,2016年6月正式开园。目前由澧县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负责行政管理和文物保护与利用管理;旅游业务主要由湖南城头山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全年对外开放,营业时间每天8:30-17:30,配备专业讲解员及旅游观光车,并按国家4A旅游景区标准加强管理并提供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