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刘家岭壁画保护利用

时间:2020-10-09 14:42:48
刘家岭宋代壁画墓位于湖南省桂阳县城西刘家岭北面山坡。于2010年7月6日在廉租房施工过程中被发现,为宋代土坑竖穴券顶砖室墓。坐南朝北,由三部分组成,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总长14米,基中墓道长7米,有七级台阶,甬道及墓室通长6.1米,甬道长1.06米、宽1.9米、高2.1米,墓室长3.2米、宽1.9米、高1.9米,东西向券顶,甬道内两侧及墓门两侧待女图、门神等,墓室内有椁,椁内有棺,墓室两边及券顶地面、墓室前后两端均有壁画;其中墓室两边为青龙、白虎,青龙、白虎下各画18个执兵器的武士站立一排,券顶绘缠枝、瑞草、牡丹纹及鸟雀凤凰等,墓后端有太阳、月亮、飞天童子、持笏男子及奏乐舞蹈的图像等,特别是在棺床上还绘地画、地画四周为卷草花边、四角画缠枝、瑞草、中心两个相交的菱格花格,菱格内为相向飞翔的两只凤凰及双狮滚球,其绘画内容丰富,保护较好,是目前湖南科学发掘的第一座壁画墓。发掘文物5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一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件。
该项目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郴州市文物事业管理处、桂阳县文物管理所参与,主持人谭远辉,其他主要参与人员包括省考古所项目工作人员,市文物处唐涛、罗胜强等及桂阳县文物管理所全体工作人员。
为保护好这处珍贵历史文物,桂阳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和关心,从2010年发现墓葬开始,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就墓葬的保护进行调研和论证,制定保护方案,建设保护设施,建设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刘家岭壁画墓是迄今湖南发现的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壁画内容最为丰富的北宋壁画墓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2011年申报全国“三普”百大新发现,同年被评为“十一•五”期间“优秀考古工地”并获三等奖。2019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2月对外免费开放。刘家岭壁画墓是桂阳千年历史的重要佐证,是桂阳县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独特名片,为游客学习、参观旅游提供了一个好场所,2019年接待游客超过8余万人次。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2010年7月6日发现,7月10日-8月23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抢救性科学发掘。2010年9月-10月,省文物局组织邀请了省内外国家级相关文物专家进行评审,形成《桂阳县城北刘家岭北宋壁画墓保护工作论证会》会议纪要。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刊登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11年编制《桂阳县刘家岭北宋壁画墓建设规划》及《桂阳县刘家岭北宋壁画墓抢救性保护工程设计方案》,2013年投资350万元启动刘家岭壁画墓主体工程建设,2016年主体工程建设竣工,2017年启动刘家岭壁画墓陈列布展工程。陈列馆以生命的彼岸为主题,分三个部分进行展示,一是古墓真容(遗址展示厅),对古墓进行原址保护,介绍古墓发现发掘过程,古墓组成、出土器物等内容;二是古墓再现(多媒体演示厅),用科技的手段演示墓室结构和壁画,了解宋人对生死的理解和壁画的内涵,了解墓室修砌过程、室内空间布局、壁画绘画流程、上彩状态、损坏现状等内容;三是古墓解构(文物展示厅),对墓葬形制及壁画进行分解,宋墓提倡薄葬,壁画多以生活场景为主,反映当时社会丧葬礼俗,对出土文物进行展示。于2018年12月竣工并对外免费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