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博物馆文物价值的发掘与传播

时间:2020-10-09 10:46:09
一、做社会教育的践行者:文化服务送上门
从2015年起,浏阳市博物馆开创性的启动了“流动博物馆”活动,采取 “文化服务送上门”方针,把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通过“送展览”和“送讲座”两种形式,送进全市各中小学和浏阳各个村落。活动由浏阳市委宣传部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文旅局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浏阳市博物馆牵头实施。
博物馆围绕三大主题:“浏阳本土珍贵文物”、“浏阳非遗科普知识”和“浏阳红色革命资源” ,制作了39块精美展板和5个专题讲座,在各大学校和村部进行巡展和讲座。博物馆租赁了一辆专车并聘请工作人员随行下乡,负责展板的搬运和安装;博物馆讲解员组成文化志愿服务小组,负责展板的讲解和大课堂讲座。展板内容包括:珍贵文物类有浏阳出土的各类石器、青铜器、玉器等一系列珍贵文物照片、文字、发掘背景等资料;非遗类有浏阳烟花、菊花石、浏阳古乐等传统非遗的起源、制作工艺、传承及影响;红色革命类包含了浏阳发生的十大历史事件和本土抗战烈士的英雄事迹等。讲座课件如《复活的国宝——浏阳古乐》、《民国先觉谭嗣同》、《一块特殊的墓碑》等,每个专题讲座时长40分钟。活动持续了五年时间,足迹遍布了浏阳各大学校和村落,受到广泛一致好评,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做学校教育的补充者:红色经典进校园
在2014年,浏阳市博物馆对全市39所中小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对浏阳本土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了解甚少,学校的历史课程中也鲜有这些内容。从2015年起,浏阳市博物馆开始了“红色经典进校园”活动。充分挖掘浏阳本地的革命资源,精心制作了13个精品课件:如《王震的一封家书》、《赤身下葬的军团长--寻淮洲》、《永不消失的电波--李白》等,以浏阳本土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来激发孩子们的家乡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课件从选题到制作,经过了专家指导、会议讨论、反复试讲等环节,层层打磨,完成了最终巡讲的13个讲座课件,形成了一个浏阳的红色教育课件系列。送进浏阳市区、各乡镇甚至偏远山村的校园,送进孩子们的课堂。活动引起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响,收获了许多留言和感谢,做到了对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三、做创新形式的探索者:空中课堂线上开讲
2020年3月12日,浏阳市博物馆录制的“学在一起,战疫必胜——空中课堂”在“智游浏阳”APP上进行播放,广大市民在家就可通过手机APP免费观看。空中课堂一共录制了5期:《器以藏礼——浏阳出土的三件青铜器》、《谭嗣同的最后四封信》、《中国雅乐的活化石——浏阳古乐》、《王震的一封家书》、《赤身下葬的军团长——寻淮洲》。此次活动采取现场录制、线上播放的形式,将平时需要到馆参观、听讲解的内容,通过“空中课堂”线上传播,让学生和市民在疫情期间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课堂时长30多分钟,讲述者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和容易引发观众兴趣的故事来讲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科普知识,给广大市民带来了全新的“参观体验”,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这是在疫情期间,博物馆采取的学习新模式,特殊时期制定特殊方案,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做出积极探索。
本项目由寻春林、寻艳艳牵头组织,熊波、黄丽、李娜等参与实施。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流动博物馆”和“红色经典进校园”自2015年启动以来,5年时间里走遍了浏阳各大乡镇和中小学。共送展览 223 场,送讲座 446 场,惠及学生和群众30多万人,收到学生和学校的感谢留言1278条。
广大家乡百姓通过“流动博物馆”了解到了博物馆馆藏的丰富文物资源,通过我们的巡展和讲座了解到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文化素养,开阔了眼界。文化服务送上门,做到了让馆藏文物“活起来”,“流进”村子里,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大众视野。
“红色经典进校园”活动被很多学校作为开学第一课,以此来开展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英雄事迹感人且充满正能量,具有强烈的教育意义,活动还受邀作为特殊党课走进了城乡各街道办事处,并纳入了浏阳党建工作的范畴。
空中课堂线上播放量达到1万多,让广大市民看到浏阳市博物馆馆藏的珍贵文物,听到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到浏阳文庙所蕴含的传统古礼,感受浏阳古乐独特的文化魅力;更有我们浏阳本土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激发观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录制的课堂既通俗易懂,有一定趣味性,又能让观众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获得了强烈的反响和好评。
1、浏阳日报对上述活动进行了多次报道
2、2019年11月,浏阳市博物馆被长沙市社科联评定为优秀社科普基地
3、2019年12月,流动博物馆项目被长沙市文物局授予“2014-2019年度长沙市、纪念馆教育项目十佳案例”
4、2020年1月6日,中国文明网以《5年400场“浏阳故事”,将历史装进“流动博物馆”》为题,对流动博物馆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5、2020年1月10日,人民日报以《文化流进村子里》为题,对流动博物馆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6、2020年5月,红色经典进校园获得了《长沙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二等奖。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流动博物馆”和“红色经典进校园”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年,2020年正在进行中。
“空中课堂”是2020年3月疫情期间举办,录制的课堂目前仍可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