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

时间:2020-10-09 10:14:12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利用与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地理相近的优势,积极从规划、建设、研究、宣传、管理等方面整合资源、汇聚力量,主动探索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的融合发展之路。
加强统筹规划。胡耀邦故居、秋收起义会师旧址两处历史遗存有着历史交汇,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共遗存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在进行文物保护规划、旅游规划、林业保护规划时,积极融合对接两馆所在镇、村规划、土地规划、交通路线,在充分遵循历史的前提下,做到了统筹规划,多规合一,同步保护。
促进资源共享。胡耀邦故居在中和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在文家市镇,相隔仅5公里,地理位置相邻,地势地貌、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基本相同。为了突破革命老区旅游开发的交通瓶颈,2014年起,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向国家交通部争取了浏阳高速互通口直达中和镇和文家市镇的红色旅游公路——荷文公路,从长沙方向到两馆的路程由原来的140公里缩短至70公里,带动了老区红色旅游开发,方便了周边30万居民出行。
共商文物研究。胡耀邦同志纪念馆与秋收起义纪念馆针对在进行口述历史、民俗资料与实物的收集、社建文物征集的过程中,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积极统筹协调,让文物的收集更加精准、更有效率。为了便于文物研究、展陈利用和文创产品开发,两馆之间不定期举办交流会进行分享,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联合包装、统筹推进,在创新管理上互相学习,协同提升。
合力打造品牌。胡耀邦同志纪念馆与秋收起义纪念馆为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教育、军事教育基地的宣教功能,联合开发了系列红色教育活动。在党性教育方面,联合开发了“胡耀邦的廉洁家风”“胡耀邦的为民情怀“向胡耀邦学习为人民服务”“文家市的决策”等课程活动,全力打造“厚植红色基因、激活初心使命”的党性教育品牌效应。在研学教育方面,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积极推进“追寻耀邦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并通过设计“重走耀邦求学路”等特色课程,将两馆红色资源融合利用,让红色文化更好地深植于广大中小学生心中。

能代表项目特点的一句话: “画出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的同心圆”

荣誉、影响、作用、观众、流量: 通过加强革命文物连片保护与利用,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用心讲好红色故事,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现已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广大群众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党员干部了解党的历史、加强党性锻炼的重要场所,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宣教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先后接待中央、省部领导300余批次,省、市直机关来馆进行党团活动4000余批次,免费讲解达7万余场次,其中,2019年接待观众量257.2万人次。近年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

实施时间与目前状态: 胡耀邦同志纪念馆和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于2015年开始探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项目。
目前,两馆在发展规划上已经实现有效对接,并在文物研究、项目申报、红色教育等方面形成了长期合作机制。在浏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胡耀邦同志纪念馆正在大力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从文物保护、旅游开发、环境质量、交通路网等方面实行提质升级,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湘赣边红色景点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