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人的文房用品,可谓是丰富至极。从笔墨纸砚到镇纸、笔架,多达到四五十种。
为了收纳方便,古人制作了文具盒,在当时还叫“多宝文具匣”。明代戏曲家高濂曾这样描述文具匣:匣制三格,有四格者,用提架总藏器具,非为美观,不必镶嵌雕刻求奇,花梨木为之足矣。
清代为了方便出行,文具匣延伸成了旅行文具箱。文具箱用紫檀木制成,可折叠展开为桌,能收纳约六十五件文房用具,深受乾隆的喜爱。
现代文具盒的开端,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贴满乘法表的铁皮盒子,带有小镜子和转笔刀的吸铁石笔盒,多层豪华版文具盒,以及简约美观的布质笔袋。
漫长岁月变迁,器物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改变。从古代的精致到现代的简约,不变的是匠人们的精益求精。也这正是这份匠心,让生活美学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得以延续。
票数:0